政府单位链接: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东衡标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广麻大道豪丰环保产业园B栋
电话:0769-88225922
湖南衡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白沙洲工业园富园路2号1栋
电话:0734-8898080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国内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行业将迎来关键期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土壤性质,引起土壤板结、酸碱度平衡失调,破坏土壤的微生物生态体系,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降低,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同时在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污染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一些重金属离子还会通过植物的生物富集作用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的主要性质与来源分类
-
|
主要种类
|
污染来源
|
无机物污染
|
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
|
固体废物、污水、农药、化肥、尾气
|
有机物污染
|
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
|
污水、废气、农药
|
2005-2013年2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km2。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型为主,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其中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而耕地土壤作为本次土壤污染调查的重点,调查范围实现了全覆盖,其点位超标率高达19.4%,超过了全国土壤的污染水平。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 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同时由于土壤——地下水系统在构成上的特殊性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途径多样性,使得场地系统的污染与其他环境体系的污染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积累性和不可逆性、危害的严重性和难治理型、各种场地污染缺乏统一的处理技术,同时污染场地修复成本高、周期长,外部性显著,目前主要依靠有限的财政资金。
目前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土壤修复类型以及特点
类型
|
修复技术
|
优点
|
缺点
|
适用类型
|
生物修复
|
植物修复
|
成本低、不改变土壤性质、没有二次污染
|
耗时长、污染程度不能超过修复植物的正常生长范围
|
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等
|
原位生物修复
|
快速、安全、费用低
|
条件严格、不宜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
|
有机物污染
|
|
异位生物修复
|
快速、安全、费用低
|
条件严格、不宜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
|
有机物污染
|
|
化学修复
|
原位化学淋洗
|
长效性、易操作、费用合理
|
治理深度受限,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
重金属、苯系物、石油、卤代烃、多氯联苯等
|
异位化学淋洗
|
长效性、易操作、深度不受限
|
费用较高、淋洗液处理问题,二次污染
|
重金属、苯系物、石油、卤代烃、多氯联苯等
|
|
溶剂浸提技术
|
效果好、长效性、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
费用高、需解决溶剂污染问题
|
多氯联苯等
|
|
原位化学氧化
|
效果好、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
使用范围较窄、费用较高、可能存在氧化剂污染
|
多氯联苯等
|
|
原位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
|
效果好、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
使用范围较窄、费用较高、可能存在氧化剂污染
|
有机物
|
|
土壤性能改良
|
成本低、效果好
|
使用范围窄、稳定性差
|
重金属
|
|
物理修复
|
蒸汽浸提技术
|
效率较高
|
成本高、时间长
|
VOC
|
固化修复技术
|
效果较好、时间短
|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
重金属等
|
|
物理分离修复
|
设备简单、费用低、可持续处理
|
筛子可能被堵、扬尘污染、突然颗粒组成被破坏
|
重金属等
|
|
玻璃化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
有机物、重金属等
|
|
热力学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
有机物、重金属等
|
|
热解吸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
|
有机物、重金属等,低渗透性土壤
|
|
电动力学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
|
有机物、重金属等
|
|
换土法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污染土还需处理
|
有机物、重金属等
|
中国城市土地污染主要来源于石油行业,煤炭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还有制药、造纸、医药、纺织等轻工业行业,这些主要来源也构成了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市场。同时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也造成了大量的土壤污染。
从严重程度来看,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被挖掘,与上述工业相关联的矿区土壤污染愈发严重。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污染场地数量在100万至200万块,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总容量超过万亿元。其中矿区的修复比例为5%。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土壤修复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受“土十条”等政策影响,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产业规模只有17亿元,2017年增长至151亿元,预计2025年土壤修复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千亿市场前景可期。随着我国各种污染日益严重,土壤修复产业逐渐兴起,土壤修复产业链也正逐步完善。
2012-2025年中国土壤修复规模测算情况
年份
|
土壤修复订单金额:亿元
|
土壤修复规模估算:亿元
|
2012年
|
13.2
|
6.6
|
2013年
|
13
|
13.1
|
2014年
|
12.74
|
12.87
|
2015年
|
21.28
|
17.01
|
2016年
|
62.9
|
42.09
|
2017年
|
240
|
151.45
|
2018年
|
300
|
270
|
2019年
|
400
|
350
|
2020年
|
480
|
440
|
2021年
|
550
|
515
|
2022年
|
620
|
585
|
2023年
|
800
|
710
|
2024年
|
920
|
860
|
2025年
|
1100
|
1000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